最近,中央在贵州黔东南自治州、贵阳市等地考察,并为贵州未来文化旅游等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央明确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旧中国无尽的黑暗里,贵州遵义会议犹如一束光照亮了漆黑的夜空。从误入歧途到迷途知返,从濒临绝境到绝处逢生,那场会议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中国革命从此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从此敢教日月换新天!
贵州一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从遥远的藩属国正式纳入国家版图。人们对贵州最早的印象恐怕就是来自“夜郎自大”“黔驴技穷”等词语了,同时也从侧面反应了贵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战国时期,夜郎国崛起于我国西南部,贵州成为夜郎国的中心区域。夜郎国与中原王朝有过多次交往和战争,留下了明确的历史记载和珍贵的遗迹,如贞丰县的夜郎国都城遗址。东汉永初元年(107年),南迁后的夜郎蛮夷举土内属,东汉因此开拓领土1840里,但长期以来贵州都是作为一个藩属国而存在,直到明朝正式设立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新中国解放大西南,贵州的发展也迎来崭新的一页。
贵州二是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红色文化影响深远。贵州是红军长征路线的重要省份之一,而遵义会议更是中国工农红军在生死攸关的节点召开的重要会议,它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在党和红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遵义会议旧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5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2025年贵州文旅优惠活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为响应2025年全省文旅系列优惠活动,贵州推出了20条红色旅游线路。线路不仅彰显了贵州省黄果树瀑布、梵净山等风景名胜,融合了贵州少数民族特色风情,还弘扬了贵州红色文化,“旅游观光和红色体验”全面整合,为游客提供一次贵州独特地貌的山水之旅和震撼心灵的红色文化体验。
贵州三是贵州是少数民族重要的聚集省份,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在文旅融合下绽放光彩。贵州是全国民族八省区之一,56个民族齐全,有苗族、布依族、侗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总人口达到1405.03万人,占贵州总人口的36.44%。各民族在上生产生活上不断适应山地生态环境中,共同创造了贵州特色的民族文化。贵州共有312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328个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构成了贵州独一无二的风景。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建筑风格和风俗习惯,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保护价值,更是具备发展文化旅游的绝佳条件,近年来,贵州更是因势利导,出台了《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指导规划》和《贵州省“十四五”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等多个规划文件,积极推动少数民族村寨保护,涌现出肇兴侗寨、西江苗寨等一批典型的民族特色旅游村寨。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和国家文物局印发的《支持贵州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支持贵州苗族村寨、侗族村寨等开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准备工作。2024年肇兴侗寨累计接待游客102.7万人次,同比增长60%以上,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游客37.19万人次,成为游客增长最多的地区之一,旅游综合收入10亿元以上,增长63.8%,村集体经济收入24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贵州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在文旅融合下大放光彩。
贵州四是贵州村超出圈带动新时代县域发展,或将探索中西部县域发展新模式。“村超”风靡全国以来,榕江县新增市场主体超过5000户,新增市场主体排全州第一,榕江县居民存款、贷款数量均为全州同等县市首位。2024年1至9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超过138亿元,同比增长11%以上 ,排全州首位。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近200亿元,同比增长16%以上,同样排名全州首位。榕江县也吸引了3万多人返乡回来创业,做民宿、做餐饮、做养殖,投入到县域发展及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大潮中。除“村超”“村BA”外,黔东南州还举办了环雷公山国际马拉松、中国黎平百里侗寨国际铁人三项公开赛、龙舟文化节、斗牛文化节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体育赛事。以赛事为媒,以“体育赛事+全民健身”促进竞技体育带动全民健身发展,以“传统文化+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旅游走的更深更远。将地方美食、非遗活动、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等融入村超赛事,通过打造乡村美食一条街、文娱购一条龙、非遗文化一枝独秀,推动体育与农业、商业、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全面振兴。
总之,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更是少数民族大量聚居的省份之一,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要利用这一优势,对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村寨要加以保护,深化文旅体融合,丰富旅游业态,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
贵州村超风靡一时,如何将网上“流量”转化为游客“留量”,如何以体育赛事为依托,带动乡村旅游、非遗文化等产业,推动体育与农业、商业、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中西部县域经济新IP或将是未来贵州县域发展的蝶变之路!
还有铜仁松桃村晚最近也比较火,老百姓的的舞台村村pK,欢迎全国各地的村参与PK,谢谢!
关注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及长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历史地理眼光洞察中国城市向上生长的文化力量,以时代笔触记录中国式现代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