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旅游文体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法治建设工作部署,切实将法治政府建设融入旅游文化体育广电业务工作中,持续提升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依法治国等中央大政方针,采用领导班子带头学、警示教育集中学、党支部常态学、多措并举融入学等方式,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宪法、民法典、保守国家秘密法、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北海市合浦汉墓群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共计12件,组织党员干部到北海监狱开展警示教育1次。二是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时调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以党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直接抓,职能科室协同推进的工作模式,层层落实责任,传导压力,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坚持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2024年度工作计划,与重点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推进,专门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情况汇报2次,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工作2次,并在全市系统工作会议上部署安排旅游文体广电领域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有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三是打好“党建+普法”组合拳,印发《2024年北海市旅游文体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及各项方案,结合广西三月三、民法典宣传月、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局系统党员干部开展普法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驻村书记普法进乡村活动;利用公共图书馆场地、资源优势,开展影友沙龙《第二十条》线下观影、反诈普法宣传活动共计14场;在我市甲乙级民宿放置普法宣传海报,促进民宿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我局分管领导带队参与“12·4”国家宪法日集中普法宣传活动,现场开展普法宣传,引导中老年群体警惕“不合理低价游”陷阱,实现文旅普法供给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经验材料《“五化措施”创“五好局面”文旅行业在法治轨道行稳致远》《打造“普法+旅游”模式 提升“八五”普法实效》被推送至《北海日报》刊登推广。
一是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从严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确保行政决策全过程纳入法治化规定。牵头起草的全区首部关于文物保护措施的规范性文件《北海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已于2024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二是强化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推行“承办部门起草、审查机构+法律顾问合法性审查”审核模式,2024年已完成《北海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2部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及出台印发。三是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我局现有1名公职律师,并聘请广西华志翔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作为法律顾问,严把重要文件起草、重大协议签订、疑难矛盾化解等事项法律关,全年协助审核合同及其他文件51份,出具法律意见书51份,发送律师函1份,有力破除项目推进涉法难题。
一是动态调整权责清单,逐项梳理并在政务网站公布,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避免权力越位、错位、缺位。扎实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共计495次,加强和规范对市场主体事中和事后监管。二是推进政务诚信建设,依法保护旅游文体广电行业协会权益,全面清理涉企收费、摊派事项和各类评比达标活动,认真履行与市场主体签订的各类合同,依法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所签订的合同均未引起诉讼或仲裁。三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充分运用政务网、公众号等平台,公示旅游文体广电系统通知文件、应急预案、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等内容,2024年通过政务网平台共收到咨询、建议、依申请公开信息共13件,均已按期答复,依法保障公众知情权。四是在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律法规政策清理中开展“开门清理”行动,部署安排业务科室走访各行业协会,线上线下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律法规政策的问题线索,未发现有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律法规政策的情况。
一是聚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贯彻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行政执法公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3项制度,执行2人以上执法规定,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率达100%。修订完善《北海市旅游文体局(广播电视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重大行政执法案件均经过法制审核。二是严格落实《北海市旅游文体局行政处罚听证实施办法》,保障和监督我局依法实施行政处罚,2024年共组织开展听证会1次,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提出听证申请等权利。三是加强重点领域执法,开展文化旅游专项联合整治行动,重点打击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未取得导游证从事导游活动及“不合理低价游”。2024年,联合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2.1万余次,检查各类经营单位5千余家,切实维护我市文化旅游市场良好经营秩序。四是执法工作稳步推进、亮点纷呈。办理的“洪某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案”“北海帕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传播含有宣扬淫秽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电子出版物案”2件案件获评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重大案件,获文旅部通报表扬,全区仅3件入选,我市占2件;2024年4月,北海作为仅有的两个优秀地市代表在全区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汇报发言;“对潜水企业未经许可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给予行政处罚”案件入选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行政法治案例汇编。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2024年,主要领导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带头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承担组织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领导责任。带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民族区域自治法、保守国家秘密法、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等列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制定印发《北海市旅游文体局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并加以贯彻。二是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自觉行动。切实履行“一法一条例”赋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进行旅游规划、促进旅游发展的权利与义务,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条例》中有关旅游规划、融合发展、开发特色资源的规定,积极培育和发展“旅游+”产业,激活文化旅游消费。推动全市在建重大文旅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约10亿元;新签约一批文旅项目,项目总投资超55亿元;海丝首港•合浦始发港景区获得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并入选2024年度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侨港海上扒龙船入选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项目,涠洲岛获评2024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北海入选2024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年度影响力城市;2024年北海市接待国内游客612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83.9亿元。三是持续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运用,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进11项自主改革任务,深入实施5项自治区部署重点改革任务,带动旅游文体各个领域形成浓厚改革攻坚氛围。1个改革案例荣获2022-2023年度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全区仅2项;2个案例荣获2024年广西文化旅游企业改革创新优秀案例;1篇调研报告获评2023年全区文化和旅游十佳调研成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探索出台全区首个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北海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办法》,促进北海文物资源活化利用;出台《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对北海市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管理工作进行规范。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新增北海虾饼制作技艺等27个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骨角雕(合浦角雕)传承人白耀华成为北海市首位获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个人;海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南珠博物馆、槐园、侨越世家、周记渔家大排档入选自治区第二批广西非遗形象体验店及广西非遗美食体验店;组织非遗企业参加“广西美味 百县千菜”展评活动,选送产品分别荣获大赛金奖、全区十个最佳人气奖“十大必吃小吃”,我市荣获“广西美味”最佳组织奖;2024年“广西有礼”特色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中北海市斩获的奖项数量位居全区第三。
在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仍存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现有执法人员不足、法律专业人才欠缺问题。当前,执法改革后执法事项明显增多,文化市场体量增大,网络文化市场发达活跃,文化和旅游新业态迅猛发展。同时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落地,艺术、体育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将纳入监管范围,形成“小队伍大市场”现象,使得现有行政执法力量明显不足,法律专业人才较少,难以满足文化市场监管需求,容易出现监管不到位、监管缺位的风险。
(一)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持续推动“一规划两方案”法治建设,开展全局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知识培训,督促局机关及二层机构在编人员完成2025年度网上集中学法用法考试,增强干部职工依法履职能力;强化执法队伍建设,组织参加区市各类执法能力提升线上线下培训,提升执法队伍执法业务能力。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二)完善部门联动执法机制。聚焦旅游市场监管“痛点”“堵点”问题,推动制定旅游市场秩序综合监管长效工作机制,推进依法行政、联动执法,形成各负其责、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旅游市场秩序综合监管工作格局;强化市级层面统筹推进,计划出台《北海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称《三年行动计划》),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工作专班组长,将旅游市场整治列入《三年行动计划》重大行动之一,促进旅游市场常治长效、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三)持续抓好法治宣传常态化。结合我局职能优势,在开展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社教活动、基层文艺汇演等相关工作中,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及旅游文体广电行业相关法律的宣传学习,凸显普法工作特色,引导群众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推动普法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