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高温天气席卷全国,避暑纳凉成为广大游客的迫切需求,推动避暑游发展成为文旅消费的关键引擎。来自美团的数据显示,7月至今,关键词“避暑游”搜索量环比上涨近200%,中东部游客纷纷涌向西部、东北及西南地区,长线%。各地景区依托生态、文化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避暑游,防暑消夏产品在政策红利助推下广受欢迎,城镇以商文旅融合拓展夜间多元业态……各地频出“妙招”,不断激发消费潜力,有力带活“避暑经济”。广义统计口径下避暑旅游市场规模已达1.5万亿元,作为“两山理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如今的避暑游不仅转化生态资源为经济价值,还融合文化、康养、体育等元素,打造出多元文旅体验。
避暑文旅的核心在于将凉爽气候(即人体舒适区19-25℃)视为稀缺资源,与“两山理论”深度对接。全球变暖背景下,避暑需求持续升温,2025年高温天气叠加政策红利,进一步催热“清凉经济”。例如,浙江安吉凭借5℃温差,吸引长三角数百万游客,民宿、咖啡馆、研学营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专业视角下,避暑文旅不止是“卖凉意”,更是构建全产业链,从生态保护到消费升级,实现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平衡。2025年,西部省份机票、酒店预订热度增速领跑全国,凸显这一战略的实效。
我国避暑资源丰富,形成“南北两头热”的格局。东北、西北、西南地区成为热点,热门目的地包括贵州六盘水、安顺、吉林长白山、河北秦皇岛、辽宁大连、山东青岛、湖北神农架、浙江莫干山等。贵州作为“黑马”,平均气温24.3℃,凭借高山峡谷、森林康养吸引广东、四川等周边游客,搜索量同比上涨超500%。西北如新疆赛里木湖、青海青甘环线,提供草原自驾、沙漠星空观赏;西南的云南束河古镇融合纳西文化,东北的长白山则从“冬季爆款”转向四季运营。分析显示,这些资源需附着于山地、森林、水域、滨海景观,方能转化为可售卖体验。2025年,县域避暑游兴起,如河南栾川峡谷漂流、北京延庆玉渡山露营,周边乡村游、亲水游占比显著提升。
这个夏天,你可以到高山草原、森林氧吧悠然漫步,感受大自然馈赠的凉意;也可以在避暑小镇、美丽乡村旅居小住,品味清凉惬意“慢生活”……为满足游客需求,各地纷纷推出避暑旅游线路和产品,丰富多样的夏日消暑玩法,让游客拥有了美好的氛围体验。随着“清凉经济”产业链日益成熟,夏日文旅消费活力持续迸发,也让避暑游有了更丰富的“打开方式”。
夏日避暑,游客的脚步不仅仅是追逐清凉。深度文化体验、趣味户外活动等创新玩法受到更多年轻人的喜爱。游客们走进文化小镇,在避暑的同时深入了解当地特色文化习俗,在户外运动、夜游活动中释放夏日激情,避暑旅游需求已经从“单纯躲热”升级为“清凉场景+深度体验”。
由此,避暑文旅已升级为“清凉+体验”模式,产品类型扩展至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康养体育等。年轻人青睐户外玩法,如贵州高过河漂流、湖南张家界丛林穿越、江西上饶溯溪探险;中老年群体偏好“候鸟式”旅居,重庆武隆仙女山月租2000元包食宿,融合慢生活与文化疗愈。2025年新兴趋势包括休闲放松式的“窝囊避暑”、低空旅游、草原民宿,亲子游占比34.7%,强调深度文化浸润如纳西族打跳、武当山禅修。各大目的地愈加注重安全管理,如极端天气预案、保险覆盖,以及个性化服务,如携宠旅游、低糖餐饮,以提升黏性。出境避暑同样火热,日本、马尔代夫、马来西亚等反季目的地订单增长显著。
作为冬季滑雪旅游胜地的长白山,如今开启了从“冬季爆款”向“四季常青”运营模式的跨越。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新开发的山地运动、露营研学等项目,形成“避暑+运动+度假+文化体验”的复合型旅游消费新场景,让广大游客爱上自然、共享清凉夏天。
在北京延庆玉渡山,高山草甸、绿树成荫、流水潺潺,很多游客带着孩子来搭帐篷露营、溯溪玩水,感受“北京后花园”的清凉,孩子在这里玩水、看鱼,大人在这里放松心情,空气清新得让人舍不得回城。
在云南束河古镇,独具特色的纳西文化让流连忘返,这里不仅是避暑天堂,还是纳西文化的活化石。清晨,漫步在四方街,踏着有几百年历史的古老青石板路,感受曾经的茶马古道文化;傍晚,在悠扬的民族音乐中,跟身着纳西族传统服饰的当地居民一同跳起传统打跳。
作为传统避暑胜地的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如今为游客准备了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场景。在“北戴河·不同艺术小镇”,艺术家、设计师店与文创实验室的入驻,让这里充满了艺术气息。北戴河村的非遗布艺纳绣展馆内,代表性传承人贾素芳带着游客体验传统染织技艺,游客了解各种纺织品的织造工艺后,还可以亲手尝试染织技法,体验非遗布艺的文化魅力。
充满活力的夏日,也少不了户外探索和运动的乐趣。在清凉避暑目的地,丛林穿越、溯溪漂流、溶洞探秘等特色项目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在湖南张家界七星山高山营地,来自全国的百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参与“勇探七星秘境 挑战荒野极限”旅游挑战活动,体验在大自然中荒野求生。在江西上饶卧龙谷的溯溪探险项目中,7.5公里溯溪徒步路线吸引了很多户外爱好者前来,一路上,气势磅礴的天然瀑布群带来视觉冲击和清凉感受。
2025年,避暑文旅强调场景重构,凉爽成为舞台,重新定义吃住行游购娱。随着高温天气持续,“夜经济”明显“升温”,热门项目包括重庆洪崖洞夜市、贵州千户苗寨灯光秀、湖北武当山沉浸式夜游,5A级景区夜间开放率达63%。近期,多地政府相继出台了支持夜间经济的政策措施。有业者表示,在暑期消费旺季,“夜经济”显著提升了市场活力,游客避暑纳凉有了很多新选择。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7月以来,“夜游”相关搜索量和评论量环比上月均增长100%,且每逢周末就会迎来搜索小高峰,搜索热度Top10的城市分别是广州、杭州、武汉、上海、南京、北京、苏州、宜昌、成都、长沙,“珠江夜游”“钱塘江夜游”“长江夜游”“黄浦江夜游”等活动均为搜索热词。
途牛相关负责人分析,近年来,夜间经济快速发展。多地推出夜游项目吸引游客,释放夜间消费潜力,“Night walk”(夜间漫步活动)成为夏季文旅市场的一个新亮点。“从途牛暑期出游预订情况来看,热度靠前的夜游目的地包括重庆洪崖洞、贵州千户苗寨、乌镇西栅,此外,告庄星光夜市、开封西司夜市、宁夏怀远夜市、敦煌沙洲夜市等也成为游客的好去处,消暑休闲、品尝夜市美食、汉服旅拍、游船赏夜间灯光秀,丰富的夜生活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体验夜游。”
除了传统的夜游项目以外,不少景区加开夜场,通过灯光、音乐、歌舞、烟花、无人机等吸引游客,形成了新的夜间旅游市场。相较白天,夜晚的气温相对更低,各地推出的夜市美食、夜间演出等项目,点燃了清凉“夜经济”。在湖北武当山,夜幕降临后,大型沉浸式夜游项目“武当一梦”汇聚戏剧、舞蹈、武术以及烟花秀和无人机表演等多元艺术形式,为游客呈现盛大的视听盛宴。在浙江水乡乌镇“消夏节”,日落泳池音乐派、风物集市等特色活动,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多元文化元素的水乡夏日夜游。
去哪儿旅行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夜间出游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20%。其中,“夜上黄鹤楼”灯光秀门票较去年同期翻番,大唐不夜城、乌镇西栅夜游、黄果树瀑布夜游也持续火热。各地游乐园暑期开放夜场,门票订单量增长显著。博物馆也开启“深夜模式”,往年火热的“夜宿博物馆”今年热度依旧。美团旅行数据显示,7月以来,关键词“博物馆夜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月增长近200%。去哪儿旅行APP上,“夜宿博物馆”的打卡攻略帖数量环比增长翻番。
二十年前,游客来到阿尔山,拍一张驼峰岭天池的合影便可打道回府;今天,只提供一张合影可能是远远不够的。当然,观光依旧是避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云海、日出、极光、晚霞仍是镜头里的宠儿,但它们只是序幕,避暑旅游经济真正的收入与黏性要靠深度体验完成。
其一,休闲度假是避暑旅游的主体。休闲度假,酒店为王,一间看得见风景的客房,就能让二十二度的空气卖出更高的溢价。同样在兴安盟的乌兰毛都草原上的“草原宿集”已经验证,高品质的度假酒店,可以卖到三千元依旧满房,说明稀缺气候与稀缺住宿叠加后,价格只是消费者表达敬意的方式。除此之外,一些度假小业态和氛围的营造也很重要。比如,同样做避暑旅游的吉林省延吉市,一个城市有800多家咖啡馆,人均拥有咖啡馆数量远超上海,这使得延吉的避暑度假就有了不一样的调性。
其二,生态旅游是避暑旅游天然的选择。特别是开发国际旅游市场,生态旅游非常重要。欧美游客会把“eco-friendly”写进出行清单,观鸟、植物拓印、零碳徒步是他们愿意付费的“绿色刚需”。
其三,康养旅游是中老年避暑旅游的“心头好”。极端高温对老年人的身体会造成很大伤害,因此从广义上看,避暑本身就是康养的应有之义。当下中国康养旅游更多停留在概念层面,真正高水平成体系的康养旅游产品并不多。以阿尔山为例,这里的温泉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五里泉的冷泡泉更是天下一绝,但是客观说,阿尔山高品质的温泉冷泉资源并没有很好转化为产品,没有卖出应有的价钱。此外康养旅游仅有温泉池远远不够;还需要把森林浴、低糖餐饮、睡眠监测、颂钵疗愈等各种康养体验,变成可消费可体验的产品,这样才是康养旅游需要拓展的重点。
其四,体育旅游是年轻人的兴奋剂。夏季是运动的旺季,但同时夏季的高温也会抑制运动的欲望。因此,在夏季相对凉爽的环境下发展体育旅游就很有必要。比如,云南腾冲开发的高黎贡山轻徒步项目就很受游客欢迎,贵州猴耳天坑也通过开发极限运动重新焕发了市场活力。在二十二度的气温里挥汗如雨,远比在城市健身房更有仪式感。未来如何开发更多“凉爽+运动”的体育旅游项目应该成为避暑旅游的努力方向。
避暑旅游的升级,本质是一场从资源驱动到体验驱动的变革。玩法是这场变革的核心引擎,通过规则设计、内容创新与社群运营,将凉爽气候转化为可感知的社交体验;服务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需在智慧化与人性化、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找到动态平衡;而市场维度则呼吁以“气候对口支援”思维精准链接高温客群,通过交通联动与形象差异化实现资源互补。当二十二度的清风成为“社交货币”,避暑旅游便超越了自然禀赋的局限,成为融合创意、技术与人文的系统工程。未来,唯有持续挖掘“避暑+”的无限可能,以创新思维重塑避暑旅游的价值链,才能让这场由温度引发的变革,真正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
广州云泉汇文旅集团起源于2011年,是一家专注于文旅领域规划设计、落地施工及运营管理一体化的专业企业,致力于为政府、开发商、景区及第三方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业务涵盖文旅及泛文旅项目调研策划、规划设计、施工建造、文创游乐、设备供应以及投资运营等多个环节。凭借“规划设计+落地施工+运营指导”三位一体的独特模式,我们为客户量身打造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文旅产业蓬勃发展。集团业务范围涵盖景区综合体、温泉、景区升级、主题漂流、水上乐园、文商旅综合体、室内景区、主题乐园、主题酒店装修、智慧景区打造、数字博物馆、旅游资源普查等多个领域。截至2024年末,集团已在全国累计完成及参与500多个项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