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月盛夏,旅游市场迎来暑期高峰。在规划旅程时,越来越多消费者将保险纳入“出行必备清单”,为旅途增添一份保障。目前市场上哪些保险产品能为旅游出行“护航”?在投保时又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保险业内人士,为消费者提供实用指南。
据多家平台数据显示,暑期出游用户中亲子客群的预订占比超三成,研学旅行、避暑海岛及品质化出游方案热度居高不下。
“暑期带小朋友出游会购买意外险。”来宾的杨女士计划 8 月带孩子去三亚,出行前已给孩子选购了意外险。假期旅行途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了意外伤害风险,业内人士建议,可优先考虑购买旅游意外保险为自身和家庭提供风险保障。
中邮人寿广西分公司团险业务中心副总经理彭丽芳介绍,针对暑期出游,消费者可提前投保一年期或短期的旅游意外保险。其中,一年期的意外险不限场景,无论是旅游还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意外,均可获得保障,但通常仅覆盖国内意外医疗费用,若出境旅游,可投保境外旅游意外险作为补充;短期旅游意外险则聚焦短期出行期间的意外风险,消费者可根据需求选择境内或境外的保障。
太平人寿广西分公司桂林中支总监刘琤介绍,暑期旅游保险主要分为综合旅游险、高风险运动险和境外旅行险。因暑期儿童出行多、户外活动频繁,在保障侧重上,意外医疗和行程变动类保障更受关注;高风险运动险适合参与极限运动的游客;出境游则需重点关注紧急救援和跨境医疗服务。
“不同出行方式,对应的保险产品也有所不同,需按出行方式匹配保障。”刘琤举例:如跟团出行,旅行社责任险是基础(覆盖因旅行社过失导致的损失),但游客个人风险(如自行活动时受伤、行李丢失)需通过个人旅游险补充,尤其要确认是否含高风险项目;而自由行更关注“不可控风险”,比如航班延误、行李丢失、境外语言障碍下的紧急救援。如果是户外探险游,必须选择明确包含高风险运动的保险,比如登山、沙漠穿越、漂流等,需特别注意免责条款,投保前需核对行程是否合规。
“有条件的建议增加疾病身故和疾病医疗责任。”彭丽芳提醒,暑期易因高温天气引发中暑等疾病,这些不属于意外保险范围,可通过投保疾病医疗责任获得保障。
刘琤认为,投保旅游保险的核心原则是“风险匹配”,保障范围需覆盖行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风险,同时避开免责陷阱,才能真正安心出游。
1. 按需匹配:先明确行程特点(如是否含潜水、研学?境内还是境外?),再选择对应产品。
2. 保额充足:境外游医疗保额建议≥30万元(部分国家要求更高),高风险项目单独确认限额。
3. 关注服务:优先选含24小时全球救援、多语言支持的保险,尤其是出境游。
4. 及时投保:建议出发前24小时完成投保,避免因生效延迟导致保障空白。
5. 核对信息:确保保单上的姓名、证件号、行程日期与实际完全一致,投保前逐条阅读免责条款,避免“信息错位”引发拒赔。
6.保留凭证:保留旅行凭证原件(如机票、酒店订单)、医疗记录、警方报案证明等。
南国早报《金融消费对话间》栏目,是广西百姓口碑榜——金融服务口碑榜的常设栏目,致力于搭建市民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桥梁。在这里,市民、网友可以讲述金融消费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投资理财过程中的疑惑,本报将联络咨询金融机构或权威专家,为大家提供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