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虹桥公园的BMX自由式小轮车场地,焕发了崭新的面貌,迎接即将到来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这片按照国际顶尖赛事标准打造的极限运动场地,已经顺利竣工并通过了验收,静待全运会的盛大开幕。届时,选手们将在这片风驰电掣的场地上,腾空跃起,演绎他们的飞驰人生,展示无限的青春活力和创新精神。
这里,赛道中的高地坡道、跳台设计巧妙,充满了挑战与魅力。可以预见,当比赛正式拉开帷幕时,年轻的车手们将在高速滑行、空中翻滚和炫酷的竞技动作中,尽情释放激情,点燃全场观众的热情。在自由式小轮车比赛中,车手们将有一分钟的时间,充分利用场地内的坡道、跳台等地形完成一系列花式动作,展示他们的飞跃技巧、平衡能力以及定点精准控制。
比赛并没有固定的技术动作或路径要求,选手们需要佩戴护具、骑乘专业的BMX自行车,并根据个人习惯自行选择起始位置。整个赛事鼓励选手们发挥创意,巧妙使用场地中的道具,并在技术动作和路线设计上大胆创新。评分标准主要依据动作的难度、执行质量、创意性、流畅性以及整体表现等多方面因素。由此,场地内每个道具单元的尺寸、形状和间距,都为选手们的发挥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与高度,影响着他们能否展现出多种技巧动作,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骑行风格。
“自由式小轮车的场地设计并没有统一标准,它需要根据每个场地的具体特征来量体裁衣。”纬洛(苏州)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安迪表示,顶尖选手在赛场上要能够流畅地使用尽可能多的道具,借助不同坡面的设计完成丰富多样的技术动作。“对顶尖车手来说,场地的设计必须提供创意发挥的空间,赛道的线路要流畅自然。每个跳台的设计要非常精准,否则弯度和弧度不对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作为G.Ramps中国的独家合作伙伴,纬洛公司为此次全运会自由式小轮车赛提供了专业的场地建设支持。G.Ramps作为全球领先的自由式场地供应商,已经在世界五大洲建造了众多顶级自由式场地。这次进入中国,带来了世界顶尖水平的自由式小轮车场地设计,确保了场地的专业性与安全性。安迪介绍,虹桥公园的BMX自由式小轮车场地采用了行业中的最高标准,“我们参照了阿布扎比2024年国际自盟自由式小轮车世锦赛的场地标准,并邀请了四名外国专家驻场指导,与中国本地合作伙伴共同努力,确保场地为选手提供了充足的创意发挥空间。”
他还特别提到,虹桥公园的场地位置优越,坐落在美丽的公园内,地理位置也在大湾区的中心,这一综合条件在中国极为少见,有助于提升这项极限运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小轮车,或称BMX(Bicycle Moto Cross),是一项极限自行车运动,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隶属于国际自行车联盟管理。2021年,自由式小轮车和滑板项目首次亮相东京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2024年,中国选手邓雅文在奥运会上夺得自由式小轮车金牌,使得这项运动在中国迅速升温,吸引了越来越多青少年和运动爱好者的加入。在2024年广东省青少年小轮车(自由式)锦标赛中,深圳选手刘浩冉凭借出色的表现夺得男子乙组决赛冠军,进一步推动了自由式小轮车在国内的发展。
安迪高度赞扬自由式小轮车运动所代表的体育精神,他表示:“自由式小轮车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对勇气和精神力量的双重考验。每一位在赛场上飞跃的选手,都在突破自己的极限,展现出无畏的勇气和无限的创造力。”他认为,广东省尤其是深圳,是自由式小轮车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年轻人对极限运动的接受度高,民间基础扎实。加之专业场地的建设,深圳将拥有巨大的发展优势。
安迪还期待着更多中国年轻人能够参与到自由式小轮车、滑板等项目中来,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无论最终是否选择职业道路,都能从中释放天性,享受运动的纯粹乐趣。他建议,除了现有的高级场地外,虹桥公园还可以建设更多适合初学者和中级选手的场地,为运动员提供更系统的训练和进阶路径,推动自由式小轮车的普及和发展。
作为一种新兴潮流,BMX自由式小轮车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投身其中,特别是在邓雅文金牌效应的推动下,这项运动的魅力和影响力已经突破了圈层,成为年轻人追逐时尚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虹桥公园的BMX自由式小轮车场地,所在的光明区,也因其集运动、自然、人文与科技为一体的新潮气质而成为热点区域。随着全运会的到来,这里不仅会吸引更多目光,还将在文化旅游领域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期待着运动员们在虹桥公园BMX自由式小轮车场地上,演绎属于自己的“飞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