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盛夏,成都这座三千年古城将以“世运之城”的崭新姿态,成为竞技者的逐梦场、文化使者的会客厅,向世界传递开放包容的中国气度和友好情怀。
8月7日,成都世运会34个竞赛大项将在不同的场馆绽放异彩,让全球的目光聚焦蓉城。今天,我们将推出“世运项目在成都”系列报道,让读者在熟悉成都世运会项目的同时,也展现成都如何在“运动无限”中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5月9日,正值周五,傍晚,十多个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在教练的指导下,用攀、爬、跑、跳这样最快速、最直接的方式穿越各种障碍物。围挡外,家长们兴致勃勃地拿出手机拍摄着自己孩子运动中的英姿。一旁护网上悬挂的“挑战”“无畏”“坚毅”“爆发”等旗帜,直指跑酷这项运动的内涵与线岁的泸州小伙陈恩隆正在一旁注视着训练场内的情况,他是成都“鹿战队&猿始移动跑酷俱乐部”的门店负责人。陈恩隆当年在部队服役时,训练中有一个400米障碍的项目,“我很喜欢这种在快速移动中翻越障碍的感觉。退伍后,发现跑酷中的竞速项目和400米障碍很相似,也就开始参与跑酷运动,从中能找回在部队时的感觉。”
“以前不少人有一种误区,认为跑酷是非常危险的极限运动,所以不少家长一听到跑酷,就说不能让孩子去学。但实际上,跑酷运动源于法国军队,是为了提升部队的机动性而创立的训练体系,在提高士兵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增强他们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陈恩隆还介绍称,跑酷创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炫技,而是在遇到突发、意外情况时可以自我保护,培养自救的技巧和意识。“跑酷还可以塑造孩子们的坚毅、勇敢、拼搏的品质。”
李女士介绍称,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接受跑酷训练已经快一年了,之前是因为她无意中刷到跑酷俱乐部的一个视频,所以带孩子来训练。“以前经常在国外电影里面看到跑酷,没想到成都也有。当时觉得很有意思,也很契合我当时希望让儿子多锻炼的想法。”
在近一年的训练中,孩子在跑酷训练中有哪些受益呢?对此,李女士介绍说:“这个年龄的男孩活蹦乱跳,没有什么安全意识。在接触跑酷后,他本能地知道一些事情应该怎么做。比如去年底,他在家撑着桌子时不慎滑倒了,如果没有接触跑酷,当时可能摔下去后头、颈都会受伤。但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用头、颈和手协调着地,结果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近一年的跑酷训练,我发现孩子在参与其他运动项目时,协调性、灵活性等都有很大的提升。”
陈恩隆透露,目前俱乐部在训的4-12岁儿童和青少年有700人左右,远超成年人。目前“鹿战队&猿始移动跑酷俱乐部”也和成都一些幼儿园、中小学合作,通过对体育老师进行跑酷培训的方式,实现“跑酷进校园”的目的。陈恩隆说:“目前跑酷运动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教练人手不足。所以我们教学校的体育老师一些入门跑酷动作。”
今年,跑酷作为体操项目的分项赛事也将进入成都世运会,设有竞速和自由式两个小项。而早在2019年,成都市青白江区就举办过国际体操联合会跑酷世界杯,这也是国际体操联合会吸纳跑酷作为麾下项目后举办的首场赛事,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去年的潮流运动会、今年“世运新十二月市”四月“跑市”中,同样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跑酷比赛和展示活动。
▲今年4月,“爱成都、迎世运、动起来”体育节上,跑酷世界冠军何意瑜展示跑酷 资料图
今年全球的跑酷高手将汇聚成都,参加世运会的比赛,这让陈恩隆等从业者都倍感振奋。他说:“在四川省体操协会的指导和管理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跑酷不仅仅是街头运动,它也是一项竞技运动。所以,四川的跑酷运动在全国来说,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四川的运动员也在积极参与国内的跑酷锦标赛以及青少年的赛事。”
当谈到是否会组织学员、家长去观摩成都世运会的跑酷比赛时,陈恩隆笑着说:“当然是非常想去的,成都世运会上的跑酷赛事绝对是世界最高水平的比赛,我们肯定想去现场观摩、学习。但现在学员家长反映成都世运会的票太难抢了,4月底曾开启了一次门票预订申请,结果秒空。希望接下来成都世运会门票正式开启销售的时候,我们能购票成功,也想去为中国跑酷队的优秀运动员加油助威。”
学员家长李女士也表示,希望通过跑酷在成都世运会上的展现,让更多人去关注这项运动。她说:“我们当然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被跑酷这项有魅力的运动所吸引,有更多的专业机构、教练员进入这个领域。确实,现在的跑酷还是小众运动,但成都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新兴运动在成都一定会有它生存和发展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