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中午,北京市大兴区兴华中学高中部晨露辩论社展演在校园小报告厅内举行。此次辩论围绕 “亚文化应该/不应该迎合主流文化”这一辩题展开,双方辩手展开了一场思维与口才的激烈交锋,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辩论盛宴,现场气氛热烈,观众情绪高涨。校长马东宝、副校长郭小帅、团委书记高源出席本次活动,辩论社带队老师潘静主持,辩论社成员刘新怡任本场辩论赛主席,辩论队全体成员和高一高二年级部分学生代表参加。
正方辩手曹宇霏、张钧棋、马腾宇、王翔宇指出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相对,文化处于流变之中,二者相互尊重与融合是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的关键,且应以促进亚文化发展为判准。他们列举了说唱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如说唱从最初因歌词问题不被主流接受,到谢帝在节目中对歌曲进行改良后爆火,说唱文化走向大众视野;他们并引用《声入人心》节目让美声这一小众文化获得社会认可等例子,有力论证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能使亚文化获得发展。此外,正方还以故宫与腾讯合作的《故宫回声》为例,阐述了亚文化迎合主流文化与主流文化向下渗透相辅相成,既能促进亚文化发展,又能为国漫创作提供新思路,增强主流文化影响力,从而得出亚文化应该迎合主流文化的结论。
反方辩手周榕、刘嘉祥、郑善文、张语馨则以文化的作用为判断标准,认为亚文化不迎合主流文化更能发挥其作用。反方指出,亚文化能够满足小众群体的诉求,如日本的宅文化在社会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为人们提供了精神寄托,若一味迎合主流文化,会扼杀其诉求,激化与主流文化的矛盾。此外,反方还以短视频平台的崛起为例,说明亚文化在与主流文化的碰撞中能够不断发展,如抖音、快手在长视频盛行的时代坚持短视频路线,最终使短视频文化风靡全网,长视频走向边缘;同时回顾中国近代的新文化运动,指出其不迎合封建主流文化从而开拓出新道路,以此强调亚文化应保持独立性,在碰撞中发展,不应迎合主流文化。
在攻辩和自由辩环节,双方辩手你来我往,思维敏捷,逻辑缜密,就亚文化与诉求的关系、亚文化迎合主流文化是否会丢失其内核、亚文化在不迎合主流文化的情况下如何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不断抓住对方论点的漏洞进行反击,同时巧妙地维护和强化己方观点,其精彩表现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在结辩环节,反方强调亚文化与诉求强绑定,迎合主流文化会忽视、掩盖亚文化自身的诉求,激化矛盾,并举出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例子,对比说明亚文化不迎合主流文化也能发展,呼吁亚文化应保持独立,在碰撞中成长。正方则指出亚文化迎合主流文化是一个有益的过程,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扩大亚文化影响力,借助主流文化的力量获得更好的发展,增强文化多样性,如校园文化中的辩论文化,应在坚持自身思辨内核的基础上,与外界更好地融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评委团由晨露辩论社上届社长王梦涵、副社长冯斯晓及上上届社长殷硕彤组成。殷硕彤在评委点评中指出,比赛中双方围绕核心战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反方以 “亚文化受众诉求” 攻击正方的 “文化流变” 观点,双方对辩流畅,很好地展现了辩论之美。
最后,校长马东宝对此次辩论展演做总结讲话,强调辩论体现的是思维和语言的力量,严密的逻辑、精准的表达、密切的配合才能真正展现辩论的力量。马校长并祝愿辩论队取得更大的成绩。在场同学受到了巨大鼓舞。
此次北京市大兴区兴华中学高中部晨露辩论社展演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辩论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引发了师生们关于亚文化这一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并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学术和文化交流氛围,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