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遵义这片充满红色记忆与自然风光的土地上,体育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近日,遵义市政协围绕“推进体旅融合 发展赛事经济”开展专题调研和协商,为遵义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遵义不断加强赛事组织能力建设,从赛事的申办、筹备到执行,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相对规范的流程。目前,全市拥有市、县教育体育局16个,市级体育协会52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5万余人,为赛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已举办多种类型的赛事,如中国健身瑜伽公开赛、全国广场舞冠军赛、全国乒乓球“业余球王”总决赛等。
在赛事经济方面,2024年,遵义通过举办四季体育旅游推广季等活动,吸引了8万余人参与,实现参赛消费7800万元。围绕“跟着赛事去旅行 奔向公园去运动”主题,遵义还发放体育消费券70万元,带动消费240余万元。
市政协在此次专题调研中,深入了解了遵义体育赛事的开展情况和赛事经济的发展现状。在召开的专题协商座谈会上,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为遵义推进体旅融合、发展赛事经济提出意见建议。
陈叇委员建议,充分利用长征文化等红色资源,结合喀斯特地形地貌,打造具有遵义特色的体育赛事品牌。如竞走四渡赤水、娄山关越野跑等赛事,既能让参赛者体验到体育竞技的乐趣,又能深入了解遵义的历史文化。
穆向东委员着眼于自媒体的潜能激发,建议激活本土基因,构建“政策引擎”,打造传播矩阵。
邱琮富委员提出,鼓励民营企业深度参与,探索多元化盈利模式,如打造自有赛事IP、推出主题线路等。
民建会员王杰秋认为,遵义要依托特有的旅游资源,开发独具特色的体旅融合产品,如茶海马拉松、赤水河酱香自行车马拉松等。同时,推动体育与旅游双向赋能,实现有效融合。
2025年,遵义将举办遵义马拉松、“遵义杯”足球邀请赛和“重走长征路”徒步挑战赛、汇川娄山关·海龙屯山地户外挑战赛、赤水河谷精英三项挑战赛等市级以上赛事80余场(国家级24个)。据初步统计,全市计划举办县级以上赛事360余场。这些赛事活动将有力促进“赛事+”消费场景的构建,进一步推动体育与旅游、文化、商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为遵义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冯波)